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福利效应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张洪胜(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
谢月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
杨高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
鲁建坤(通讯作者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5年第1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本文使用省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含复杂循环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和结构估计方法量化评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消费者福利增进效应。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国内消费者福利水平,具体机制体现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了最终品跨区域贸易、中间品跨区域生产和跨区域复杂循环生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福利效应存在明显异质性:高垄断行业通过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产生比行业内更高的福利收益;中间品流动的福利收益高于最终品流动福利收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利于通过复杂循环生产发挥区域协同生产比较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福利收益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相对福利收益差距的缩小。本文估计了《反垄断法》实施带来的跨区域一般均衡影响,为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效应机制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全国统一大市场 消费者福利 复杂循环生产 结构估计 反垄断法
收稿时间:2023-10-31
反馈外审意见时间:2024-1-10、2024-3-18、2024-5-14、2024-6-21、2024-7-11、2024-8-8
拟录用时间:2024-12-6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外循环地位逐步下降,内循环重要性持续提升,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的迫切需求。然而,中国市场仍面临较大的行政分割,这不仅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制约了消费者福利的提升。
本文聚焦于《反垄断法》实施对制度性壁垒的影响,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及消费者福利增进等角度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含复杂循环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文章量化了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福利效应,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影响。本研究为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相关政策的优化实施提供了实证依据。
二、主要内容
本文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核心主题,重点分析其对消费者福利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含复杂循环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从最终品跨区域贸易、中间品跨区域生产和复杂循环生产三个维度入手,量化评估《反垄断法》实施对消费者福利的提升效应。本文借助结构估计方法,通过省际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分析框架。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双重差分法测算政策对贸易成本的冲击效应,并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将政策冲击引入跨区域价值链中,测算各地区福利变化。此外,本文使用GMM法校准模型参数,并对福利收益进行了机制分解。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降低制度性壁垒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福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垄断行业通过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带来的福利收益显著高于行业内效应;第二,中间品跨区域生产的福利收益高于最终品跨区域贸易;第三,复杂循环生产放大了制度性壁垒降低的政策效果,通过价值链传递实现了区域间的福利共享。此外,福利的空间分布显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福利转移效应明显,区域差距显著缩小。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深化以竞争机制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建设;第二,明确地方政府职能,调整地方政府的考核目标;第三,强化市场竞争,建设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纵向产业结构;第四,加强地方行政壁垒的清除,完善区域分工与跨区域协同机制;第五,优化投入产出数据库,精细化评估区域分工扭曲福利损伤。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相比于以往研究,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首次将复杂循环生产引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研究框架,填补了传统简单循环模型未能反映价值链传递效应的空白;第二,通过异质性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和行业在政策实施中的差异性效应,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更加细致的依据;第三,研究提出的量化评估方法和理论框架对未来扩展至其他制度性改革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第一,如何在统一框架下的制度性壁垒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定量区分由企业市场势力引起的分割和政府行政分割。
第二,不同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垄断特征及价值链分工深度各异,未来研究可从更微观的视角,细化分析行业间政策效应的差异,特别是新兴行业(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贡献。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上升,本团队致力于探索中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行路径。《反垄断法》的实施是中国反垄断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反垄断政策框架的基本形成。反垄断法的实施有效削弱了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垄断和区域壁垒,推动资本、商品、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反垄断法》实施后,竞争机制得以优化,高垄断行业的市场势力受到约束,形成更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中国区域间协同生产。考虑到不同地区间分工的深化,我们需要严谨的学术研究来探索《反垄断法》实施带来的市场开放对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系统性冲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从选题确定到初稿完成,本文经历了多轮讨论、修改与完善,并得到了多位同行的宝贵意见。作者于2023年10月将本文投稿至《管理世界》。感谢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实证设计、事实基础及理论逻辑等方面提出的建设性建议,这些意见丰富了文章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大幅提升了研究质量。感谢终审专家对本文概念界定及政策建议提出的指导意见,极大增强了文章表述的准确性与现实意义。最后,感谢《管理世界》编辑部老师在论文校对过程中的专业精神与高效工作,进一步确保了文章的质量,使其能够以准确、完整的形式呈现。
文章刊发:
张洪胜、谢月星、杨高举、鲁建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福利效应研究》,《管理世界》,2025年第1期,第15~31页。
ZHANG Hongsheng, XIE YueXing, Yang Gaojv, LU Jiankun. Research on the Welfare Effects of Building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2025, 41(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