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课题成果|冯晨等:以税增信、融资信息摩擦与企业投资结构

作者: 浏览数: 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于2023年资助立项了第一批基地自设课题,目前各课题已陆续完成,我们将陆续推送课题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本期推送的课题及课题成果如下:
课题名称:     以税增信、融资信息摩擦与企业投资结构


负责人:     西安交通大学冯晨
课题类型:重点课题(ILFR2023ZD02)
课题成果:论文     以税增信、融资信息摩擦与企业投资结构,发表刊物     《世界经济》,2025年第2期。


研究内容

小微企业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保就业和稳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制约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桎梏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融资需求难以获得相应资金供给。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通过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稳投资是当下重大现实问题。中央政府不断强调“稳投资”的重要性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金融政策,“银税互动”成为其中的关键代表。该政策旨在向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税务部门掌握的关于当地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评价信息,从而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鼓励企业投资。事实上,尽管银税互动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一直是政府部门、银行界以及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议题,但尚未有研究基于全国数据给出相应的经验证据。

本研究以“银税互动”政策为契机,考察信贷市场上信息摩擦的缓解会如何作用于小微企业投资行为,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结果发现,该政策同时具备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效应,有力促进了小微企业投资。就作用路径来看,其主要通过增强企业融资信用并提升企业信贷额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帮助小微企业实现投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纳税规模更大、自身筹资需求更大、资产规模更小以及所在地区政策宣传力度更大的小微企业而言,银税互动政策的投资激励效应更强。

总体来说,本研究为信息摩擦理论提供了重要发现,在针对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小微企业稳投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贡献方面,本文首先为信息摩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基础。其次是对信贷市场信息摩擦如何影响企业投资研究的重要拓展;在政策启示方面,本文为理解我国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参考,具体而言:其一,政府应持续积极推进“银税互动”政策,扩大受惠企业范围。其二,银行应创新“银税互动”信贷产品,促进小微企业长远发展。其三,税务部门应积极推进“银税互动”政策宣传工作,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我国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