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表示,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发达国家经济还未完全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进口需求增长缓慢,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影响。
林毅夫表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进行结构性改革。林毅夫称,在扩大总需求上可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补短板措施结合起来。即使现有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出现相对严重的产能过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因为工资上涨失去比较优势,但这些都属中低端产业,而我国2015年进口的国内不能生产的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就达1.2万亿美元,向中高端产业升级的投资机会很多,并且经济回报率很高。
此外,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地下铁路、地下管网等还严重不足,这方面的投资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都很高;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方面的投资会有很高的社会回报;城镇化将不断推进,随之需要大量住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投入,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方面也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上述都是我国经济的短板,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这些投资在短期创造需求、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稳定消费和经济增长,建成后可以从供给侧提高生产力,降低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属于超越凯恩斯主义的举措。这些补短板的投资将增加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剩产能行业需求,也将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措施的落实。
林毅夫还称,在经济下行时,有许多补短板的投资机会是我国和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