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开会议,2013年以来首次分析了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并对于第四季度如何在政策上综合施策,指明了方向。
专家认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凸显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的重视。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表示,这体现了党中央正继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对于第四季度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施策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政策方面,除再次提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外,更强调了“有效”、“合理”。并要求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方面除在保持流动性充裕也用了“合理”外,还首次强调要“抑制资产泡沫”;此外,还要求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抓紧完成年度重点改革任务。
未现“经济下行压力”的表述
今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在4月29日、7月26日和10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可以发现,与前两次政治局会议内容相比,10月28日的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略显乐观。
4月29日和7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都提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4月29日的会议还指出,一些实体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市场风险点增多。7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则指出,“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企稳迹象明显。在总结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形势时,10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城镇新增就业好于预期,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保持协调,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在谈及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时,10月28日的会议已没有“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表述。
财政货币政策均提“合理”
对于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10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走势继续分化,地区、产业、企业之间增长情况差异较大,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这次政治局会议更关注地区、行业和企业间的分化。这意味着年内剩余时间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将不再是全国普遍‘撒胡椒面’,而是更多集中于前几年财政收入负增长的省份”。
此次会议还强调,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实际,继续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预期引导,要深化、细化、具体化政策组合,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对于接下来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10月28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财政合理支出,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支持力度。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再度关注资产泡沫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方面,继7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及“抑制资产泡沫”后,10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再度关注资产泡沫问题。而且,7月26日政治局会议内容中,“抑制资产泡沫”视作降成本的重点任务之一,而10月28日政治局会议则直接将“注重抑制资产泡沫”放在了“货币政策”部分表述。
鲁政委分析称,9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增速相比6月更高。为了达到抑制资产泡沫的目的,政策当局有可能在总量继续“坚持稳健”的情况下,在结构上对政策进行调整,以便做好抑制泡沫和防范经济风险的工作,这与“要深化、细化、具体化政策组合”的要求是一致的。
鲁政委进一步表示,货币政策立场的微调已经在进行之中。为了抑制债市泡沫,8月至9月,央行先后重启了14天、28天逆回购。为了抑制房价泡沫,10月银监会会议提出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而信贷中房地产相关贷款的占比也受到了关注。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也表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适度地转向抑制泡沫和防风险。稳增长的压力稍微缓解,也为改革市场规制,解决债务率过高等问题提供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