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不要形成“宏观调控依赖症”

作者: 浏览数: 4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指出:“应防范风险、稳中求进,宏观经济调控重在微调、预调和结构性调控,切忌大升大降,大松大紧,这样会打破企业和投资人的预期。‘大松’不利于结构调整,要给企业一定压力,促使它们加快转型;‘大紧’则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对经济增长不利。无论大松还是大紧,都会打破企业和投资人的预期。一定不要形成‘宏观调控依赖症’。”

全国政协常委郭振家指出,应从重市场、微刺激、励创新、促创业、去杠杆、固实体、净环境等七方面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彭小枫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关键,消费需求正成为经济持续增长新的动力来源。”他指出,依靠消费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应成为“十三五”期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全国政协常委李汉柏表示,由于各方面原因,民族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他建议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切实落实好民族特殊优惠政策,提高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林毅夫:“十三五”期间GDP可定为7%左右

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认为,为了“十三五”期间各项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应定为7%左右,甚至应该比7%多一点。

他指出,中国已保持36年9%以上的经济增长,但并不代表未来就必须下调到7%以下才能释放经济发展空间。“只要通过不断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力效率等方式,都可以在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的同时,完成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他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从短期上更需要多依靠投资和消费。资金方面,中国财政空间还很大,解决地方投资平台的“短债长投”问题可释放更多资金,居民存款也是很好的资金来源,可从投资角度支撑经济增长保持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