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了报告。他表示,为实现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要合理运用降准、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也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新华社报道,李克强在报告中说,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可以用“成绩来之不易、困难不可低估”来概括。他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影响加深,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迭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通过加强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实施稳定市场的有效措施,扩大就业、增长收入和改善环境给群众带来实惠。
发展是基础关键
李克强指出,发展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李克强指出,实现“双中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一方面,要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用好财政政策空间相对较大的优势,合理运用降准、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筑基固稳。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围绕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财税、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向“优进优出”转变,拓展发展新空间。
“双中高”需“双引擎”
李克强说,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实现“双中高”,需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要突出补上民生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改造升级等重点,扩大有效投资。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业创新中推动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齐头并进、服务业壮大和制造业升级互促共进。
李克强指出,实现“双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要在保基本、兜底在线加大力度,同时发挥好市场和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棚改、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搞好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使扩内需、抓发展与惠民生协调互动,促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