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积极财政必须加力增效 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

作者: 综合浏览数: 159

国务院周三召开常务会议称,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力增效;并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

刊登在政府网上的新闻稿指出,会议并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在前期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减税降费力度。

官媒引述多位专家解读,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是2015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是减税清费,另一方面就是增加支出。

会议确定,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人民币以内(含10万元)扩大到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助力小微企业尽快成长。

同时,从2015年4月1日起,将已经试点的个人以股权、不动产、技术发明成果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由一次性纳税改为分期纳税的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以激发民间个人投资活力。

而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单位和个人缴费具体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虑提高失业保险待遇、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初步测算,仅这一减费措施每年将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国务院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的部署,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目前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57项已开工建设,27项拟于今年内开工,其余的要抓紧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应尽早开工。

会议强调,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快项目审批和资金下达,力争今年7月底前完成新开工项目的可研审批,中央财政用于续建项目的专项资金5月底前全部下达,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6月底前下达90%以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稳增长,说明公共产品还有投资空间,有些公共产品跟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公共产品的投资构成了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投资恰恰起到了稳增长的作用。他同时表示,稳增长并不是说明经济增长的速度特别低,我国经济依然是维持在中高速的增长,增加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是让经济增速维持一个“稳”的水平,不要过度下滑。

瑞穗(Mizuho)经济学家则认为,这类政策会令财政赤字增加,预计中国2015年财政赤字比率升至2.5%以上,高于2014年预算中设定的2.1%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