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一带一路”助欧亚立体贯通

作者: 浏览数: 54

中国社科院昨日在北京发布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系列研究成果,报告称,“一带一路”是建立在时代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中国版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要以此为契机,构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欧亚海陆立体大通道。报告估计,“一带一路”建设将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21万亿美元,料带动出现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课题组专家还称,中国应加大对中亚、南亚地区的合作力度,可以缓解美国对中国构成的潜在挑战。  

报告称,虽然“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中国的倡议,却不是自利的,而是包括三个层次的需求: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推进亚洲区域合作的需要;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是建立在时代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中国版亚洲再平衡战略,但它与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明显不同。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平衡中国,以维护美国利益。而中国版的亚洲再平衡,最直接的追求目标是提升亚洲内部的一体化水平,实现亚洲经济的均衡增长,是从合作出发的,是基于亚洲经济发展考虑的战略。当然,如果“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成功地改变亚洲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局面、塑造一个一体化的亚洲,同样将对亚太地区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或出现世界性新兴市场  

针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国作为,报告提出,鉴于中国与东盟地缘上的相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强大需求,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有必要以构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以亚投行为平台,在现有东盟互联互通、APEC互联互通、泛亚铁路网、泛亚能源网、大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孟中印缅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的基础上,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一起打通欧亚交通网、泛亚铁路网东南亚走廊和泛亚能源网,构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欧亚海陆立体大通道。  

学者预计,“一带一路”建设将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29%,这些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如果“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未来可能出现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  

此外,课题组还指出,美国也提出了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新丝绸之路倡议,剑指中亚、阿富汗和南亚地区。与美国相比,当前中国在中亚、南亚地区所做的制度性安排还不够,尽管目前中亚、南亚地区对中国尚不能构成类似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所带来的现实压力,但从中长期趋势来看,美国在扶助该地区的同时,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方向并没有改变,一旦新丝绸之路倡议与TPP所形成的包围圈合拢,这将极大限制中国对外发展空间,如果中国加大对中亚、南亚地区的合作力度,必将缓解美国对中国的潜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