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多重因素促1月CPI涨幅扩大

作者: 浏览数: 6

在寒潮天气和春节临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均出现回升。

2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称,从环比看,1CPI上涨较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寒潮天气影响了鲜菜、鲜果的生产和运输,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2%4.0%;春节临近,市场需求增加,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32个百分点。

二是寒假、春运期间出行人数增加,交通和旅游价格上涨明显,从全国范围看,飞机票、旅行社收费、长途汽车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0.0%4.2%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09个百分点。

三是临近春节,居民对服务的需求增加,部分服务项目价格上涨较多,保姆小时工等家政服务、美发、衣着洗涤保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0%1.6%0.9%

从同比看,1CPI同比涨幅比去年12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部分分类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猪肉、鲜菜、飞机票、旅行社收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8.8%14.7%11.8%4.2%,同比涨幅分别比去年12月扩大了4.82.99.53.4个百分点。

此外,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部分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较高,家政服务、美发、衣着洗涤保养、美容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4%5.5%4.0%3.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同比降幅也双收窄。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去年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余秋梅认为,PPI环比降幅略有收窄的原因是部分工业行业出厂价格由降转升或降幅缩小。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价格环比由去年12月的下降转为1月的上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本月的持平;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价格环比下降0.7%,比上月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3%,降幅比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低影响(去年1月环比下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