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表示,预计2015年中国吸收外资1,26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将进一步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此前数据显示,去年前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1,140.4亿美元,同比增长7.9%。
商务部网站新闻稿指出,2015年引进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据统计,前11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8%,成为吸收外资重要增长点;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融资租赁、科技研发、创业投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向自贸区集聚态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引进外资方式不断创新,以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上升到14.7%。此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资成效明显。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此前称,“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国双向投资实现基本平衡,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三位;预计2015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含金融)1,350亿美元,全口径对外直接投资1,280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已公布的数据看,中国正成为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在世界经济整体疲弱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依旧明显,预计2016年吸收外资呈稳中有升态势。
专家认为,未来中国高端制造业吸收外资具有较大优势。一方面,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指出要大幅缩减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促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将高端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鼓励外商投资到节能环保、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带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将加快该领域对外资的引入,形成新的吸收外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