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固投增速腰斩 国务院罕见派出督查组

作者: 浏览数: 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会议指出,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此次罕见地派出督查组。会议指出,督查组将围绕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估。

据悉,今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9个百分点,仅为5.7%。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这与以往民间固投增速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形成了反差。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分析指出,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敏感度极高,投资增速下滑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占比较大的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民间资本普遍存在观望心态。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分析指出,一季度,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23.3%,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而私营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上升了5.7%

张汉亚则表示,民间投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制造业,而如今制造业产能全球性过剩,很多民间资本都退出了原来的行业,同时又缺少更好的投资渠道。

实际上,早在2014年,国务院便发布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圈出了六大鼓励社会投资的领域,分别是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以及信息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国务院将派出督查组围绕上述《指导意见》及其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估。整改存在问题,克服不作为现象,完善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尊重和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指导意见》发布后,随后的多份配套文件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被反复强调。

    张汉亚介绍,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等六大领域,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的确有部分民间资本“拿了钱不做事的,督查十分必要。”不过,张汉亚同时强调,要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必须打消企业家的顾虑,在法律、政策等多方面给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