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国企和财税改革有望进一步细化

作者: 经济参考报浏览数: 12

对于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传达出的信号,专家解读认为,会议提出“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又讲“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结合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可知,如果说2014年中国改革工作的重点在于提出各方面的改革目标,2015年则会更强调将这些目标细化落实。专家们预测,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等多项重点改革有望于2015年加速推进,另外行政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户籍改革或进一步突破。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新提法叫‘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这意味着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将积极推进,通过打破利益格局来化解地方债、低效投资等风险。”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他预测:来年,政府将通过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和规模,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以及推广使用PPP模式等,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同时,为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政府也将加快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构建地方税体系等方面的步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则强调:“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将是未来数年内财税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企改革或是另一个突破口。李迅雷介绍说,对于大家关注的国企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意味着国企改革会更加务实,贴近实际,目的是要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而非单纯为了加强监管和控制。

在具体操作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张卓元认为,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这首先需要有顶层设计,而且这个顶层设计要在中央领导下,由非利益相关者包括有关专家学者,从完善新体制要求出发,吸收各方面智慧科学制定。其次,总体方案一旦制定,就要有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否则无法排除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干扰。此外,还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依法打击利用行政垄断追逐本部门或本地区甚至官员私利的行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5年,政府将对前期已出台的各类政策加快实施步伐,促其尽快发挥效力。在推动简政放权、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稳步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坚持不懈,加以推进。视内外部经济条件,稳妥有序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各项金融改革,促进改革红利尽快释放,以改革创新来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

户籍制度改革可能带来惊喜。“2014年是中国改革元年,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密集出台。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仍面临深化,重要领域是财税体制和户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的是减少企业压力,减少束缚,调动地方积极性,使权力与责任相平衡;户籍制度改革目的是推进城镇化发展,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得以释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亦表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化的成果,实现权利同等、生活同质、利益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城乡同荣的一体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