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部署,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5月19日表示,要特别谨防此轮财税改革出现卡脖子工程、半拉子工程、拖泥带水工程。
在5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经济每月谈”中,高培勇指出,在过去一年半时间当中,涉及到间接税的改革进展相对顺利,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凸显。但直接税的改革进程并不顺利,到目前为止,房地产税能不能在2017年正式推出,存在很大疑问。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制改革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在哪一个时点上正式亮相也需要观察。
高培勇强调,间接税减下去了,直接税未能相应增上来,当两者之间不能同步进行时,或出现时间上的断裂时,稳定税负的前提就会被打破,财政收支之间的距离就可能被拉大。“目前这一轮的税制改革实际上面临卡脖子工程的可能性。”
他指出,目前有两个方面的情形值得特别关注:其一是因为直接税推进的缓慢或者不能和间接税的减少而同步,可能导致营改增进程不得不放缓。其二是如果营改增按计划全面推进,财政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高培勇表示,在直接税增加面临困局的条件下,各方面权衡,要以个人所得税为最优选择。由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制再到房地产税,再到遗产与赠与税这样一个直接税比重逐步提升的前行路线图,前提是总体的宏观税负稳定,在减间接税的同时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
究其原因,他指出,其一是因为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已经有历史,大家对这样一个税种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其二是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尽管是面向自然人,但是终归限于流量而不失存量,比较容易掌控。
今年1月1日新预算法开始实施,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新预算法具体实施条例。高培勇表示,新预算法本应该覆盖四本预算,但深入到具体内容中,仅仅是在一般公共预算领域系统全面,其它涉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资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都比较概况。“帽子很大,但是身子很小。”
他强调,关注度要从一般公共预算伸展到非一般公共预算,谨防出现半拉子工程。
此外,高培勇还表示,随着营改增的推进,究竟下一步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支出责任、收入如何划分,还是未知数,这说明还需要在财政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推进层面给予更多关注度,谨防财政体制改革成为拖泥带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