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月26日的结构性改革高级别研讨会上称,结构性改革特别要关注顺序,因为一些措施是紧缩性,一些是扩张性,有的是短期见效,有的长期见效。
他认为,尽量在经济比较萧条的阶段,选择那些带有扩张性的,比较快见效的。第二,如果有空间,总需求管理要适当扩张,支持结构性改革,中国这两方面幸好都有选择的余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政策基调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楼继伟认为,这已经说清楚了结构配套,我们有财政空间,赤字率是扩大的,有财政空间。
在顺序的选择上,楼继伟称,此前中国主要是解除管制,这是我们认为有扩张性、见效快的措施,本届政府从开始就做了。现在地方都有政务大厅,过去需要几个月办的事情现在几天就可以了,提高了效率。还有实施针对性的减税,鼓励创新的减税。
对下一步要做的结构性改革,楼继伟称,带有扩张性的措施包括: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流动性;加快城镇化也有余地,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带来扩张性需求;另外,加快环境等各方面质量的监控和执法,可以带来扩张性的效果。他称,现在人民群众有高质量、品味的需求,但是在中国缺失,从LV包到尿布,“不是中国不能生产,而是没有一致的监管,大家不放心。”
与此同时,一些紧缩性的改革也要推进。楼继伟称,过分的、不可持续的福利增长带有通缩性,这也是要做的;去产能,公共财政必须支持,今年预算有体现,特别是帮助下岗工人。
他强调,结构性改革要和宏观结合,要讲顺序,要有配套,注重短期增长和长期可持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