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称,中国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外资参与境内并购重组,放宽境内居民境外投资限制,确立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
人民日报周一刊登其署名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速逐渐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消化前期刺激政策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必然要求,大规模刺激政策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金融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债务偏高、地方融资平台等部分领域和环节潜在风险积聚等。
“高负债率、高杠杆率条件下的发展不仅意味着对未来的透支,而且会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风险隐患。”易纲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妥善处理保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他称,从“三期叠加”到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牢牢抓住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破解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通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他并强调,经济增速换挡只是相对于以往高增长的适度降低,但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而且是结构更加稳定、合理的经济增长,是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态增长。
此前,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称,将积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拓宽渠道,对证券投资领域等未实现完全可兑换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审慎、分步推进,并适度采取准入、额度等风险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