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望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对纺织服装等提高退税率

作者: 路透浏览数: 19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加快投资同时也着力稳外贸,并将有望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纺织服装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限制甚至进一步降低“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事实上,出口退税原本只是一个保证公平国际竞争的中性政策,但在中国却屡屡被当作调整外贸结构、解决贸易平衡的调控工具。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中国可能会再度动用调整出口退税率这一政策工具。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总体上以适当调高出口退税率为主,带动中国优势产品出口,限制甚至进一步降低“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退税结构。

“尽管调整空间和调整额度比较有限,但这一举措,主要表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要配合‘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进一步发挥外贸新优势,增强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该不具名的消息人士称。

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为稳定外贸发展,提出要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此后,相关部门一直抓紧研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方案。

目前,中国年度出口退税额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已经达到17%,但对部分产品仍保留了0%、5%、9%……16%若干档次的退税率,仍然有调整的空间。

中国在1985年4月1日开始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原本只是一个保证公平国际竞争的中性政策,但因于诸多原因这一政策偏离了原来的定位,被屡屡当作调节政府财政支出、缩小对外贸易顺差乃至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工具。

中国曾在2007年7月1日启动了最大范围的一次出口退税税率下调。是次调整还被赋予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除保持高新技术产品17%的全额退税,取消500多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2,000多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随后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问题直接涉及到就业和社会稳定,2008年中国又在一年内七次回调各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得出口退税政策充当了宏观调控工具。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发挥外贸新优势,不仅有利于提振中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或许这也是中国不得不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