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经建会议上强调,财政资金投入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能大包大揽,着重解决有关领域制度碎片化问题,即“花钱买机制”。
对于未来财政经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刘昆明确,要以推动改革为重点,深度介入国家经济治理的有关领域,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安全等方面的财政支撑政策体系。
他强调,经建工作要深度参与相关领域的政策顶层设计,体现财政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别是要以“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加强对投资和消费、产业发展、能源革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要做到资金保障和建立机制相结合,他指出,财政资金投入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能大包大揽,着重解决有关领域制度碎片化问题,即“花钱买机制”。
财政“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在增支减收形势中压力巨大,国务院多次部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把“零钱”化为“整钱”。关于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刘昆表示,要统筹考虑经济建设领域存量和增量资金情况,释放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作用,支持重点工作开展。对地方沉淀多年的专项资金,要充分摸底,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方案。
今年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利用盘活的财政存量资金,促进经济稳增长。此前山东省财政厅官员表示,今年6月山东省政府出台20条积极财政政策措施稳增长,要求再筹集资金100亿,其中就有部分资金来自省级财政盘活的存量。
对于下一步工作,刘昆强调,要重点推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投资扩大消费,支持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