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中国财经报刊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尹学群解读文章《是“国家账本” 更是“民心指南”》,全文如下:
“预算报告不仅是‘国家账本’,更是‘民心指南’,既清楚写明每一笔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尹学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预算报告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对标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形势研判明、目标定位准、政策举措实,既紧扣中心,又紧贴民心,还鼓舞人心,是一篇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好报告。
尹学群认为,今年预算报告主要有以下特点:
——服务中心更有力。报告充分体现“党中央当家、党中央理财,财政是执行部门、服务部门”这一定位,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财政政策上,贯穿到预算编制、资金安排、政策落实、改革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体现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在促进经济回稳向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顶压出招更有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财政部门顶压前行、难中求成,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举措,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力度大,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破难题,出台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化债政策,帮助地方破解发展难题、畅通资金链条、腾出政策空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出手快,迅速推出、狠抓落实一批增量财政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显回升。
——政策取向更积极。预算报告充分体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要求,展现财政部门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其中,财政赤字率按照4%左右安排,规模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比去年提高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额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为民导向更鲜明。预算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更多资源资金“投资于人”、服务于民。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增幅,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退休职工养老金适当提高,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学前免费教育。
——财政管理更科学。预算报告对财政部门加强科学管理提出了更加系统、更加具体、更可操作指引,为各地开展科学管理试点、破解重点难点问题闯出一条新路,有助于财政部门练好内功,提升财政治理效能,进一步彰显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职能定位。
尹学群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浙江财政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按照浙江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推进财政管理和改革,全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财政担当。
“今年,我们要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保障作用,做到精准兑现、直达快享,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尹学群介绍,浙江财政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迭代完善“8+4”财政要素支持体系,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能。将持续加大省级资金统筹力度,把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实现“稳量提质”。今年省级资金总规模达1042.8亿元,比去年增加19.2亿元,全省财政保障规模也将超过去年。同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完善过紧日子评价机制,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做到有增有减、有保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