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Kaldor(1961)提出宏观经济的六大基本事实(即卡尔多事实)之后,劳动收入份额在长期中稳定不变作为其中的第五大事实被经济学家广泛接受,并且成为宏观经济数理建模所要拟合的目标。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不稳定,英、美以及欧洲整体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均有下降趋势。该书能为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理论解释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之谜:市场力量和制度成因》从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来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由于劳动收入份额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等于劳动产出弹性,因此可将影响劳动产出弹性的因素作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市场力量,而使得劳动产出弹性变化的因素就是技术进步偏向。该书将劳动产出弹性比较,两者偏离的部分可看作由其他制度性因素所导致,然后寻找两者偏离的制度性因素。该书聚焦于三个主要因素:价格加成、融资约束、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