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院概况|研究院要闻|公告通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学术成果|人才招聘|财税动态|金融动态
中心要闻
· 学术成果|金戈等:所得税演化的...
· 学术成果|鲁建坤等:僵尸企业、...
· 学术成果|鲁玮骏等:生态保护补...
· 学术成果|钟晓敏等:中国环境保...
· 学术成果|李永友等:基于消费扩...
· 论文
学术论文
您的位置: 首页>>学术成果>>学术论文>>正文

学术成果|鲁玮骏等:生态保护补偿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经验证据

2023年09月13日 10:22  点击:[]



近日,我院鲁玮骏老师与福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超老师合作的论文《生态保护补偿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经验证据》公开发表于《财政研究》2023年第7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报告还指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的现实问题,要求“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2021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支持浙江省探索创新打造财政推动共同富裕省域范例的实施方案》(财预〔2021〕168号),明确提出“中央财政结合财力状况,逐步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 ......调动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生态保护积极性,增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已经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财政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目前为止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唯一的具有直接性、持续性和集中性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更是促进地方政府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制度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绿色发展不仅能够通过降低农业产业成本、提升农业产业收益来增加农民收入,也能通过绿色转型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能否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成为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

本文可能的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准自然实验,详细区别了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控制了同期其他政策,有效增强识别精准度。第二,本文为纵向与横向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异同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本文提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为政府部门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提供了政策依据。




     

文章利用2008-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来识别该政策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有利于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分析表明该政策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机制分析显示,该政策通过促使县级政府调整发展战略,直接提高农村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而不影响城镇居民平均工资,从而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由于“粘蝇纸效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县级人均财政收入、提高人均财政支出、降低县级财政自主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财政压力更大的地区,政策效果更明显。

本文的启示意义:第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能够促使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生态功能重要性突出地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覆盖比例较高地区的支持力度。第二,引导各省区市探索创新省级对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将生态功能区全面纳入省级对下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范围。第三,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引导性政策和激励约束措施,建立健全差异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污染严重、财政压力大的地区,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欢迎大家按以下格式引用:

鲁玮骏,张超.生态保护补偿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23(07):82-98.


上一条:学术成果|鲁建坤等:僵尸企业、产业链与实体经济的债务风险传导 下一条:学术成果|钟晓敏等:中国环境保护税法与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政策效果与作用条件

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