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成 果 要 报
2014年第3期
(总第3期)
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办公室编印 2014年12月
中国省际不同教育层次人力资本的地区收敛:1982-2010*
——基于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丁建福1 宗晓华2
摘要:运用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大专及以上三个不同教育层次上对1982-2010中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区域间人力资本存量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落差和结构性调整,2000年后,随着教育结构的转型升级,高中阶段、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实现较快增长。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都存在绝对收敛,人力资本的收敛速度在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教育层次越高,收敛速度越慢。东中西收敛速度依次递减。高中阶段、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是较好的指标,分别解释了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52%和67%。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应该提高中西部地区高中、高等教育的人口参与率及发展水平。
关键词: 人力资本、地区收敛、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区域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将会导致经济效率的降低,影响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危害社会稳定大局。
然而,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必须明确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一般认为,区域发展差异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是生产要素积累水平的差异,二是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显示,人力资本积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而且会影响吸收和创新技术的能力(Nelson & Phelps, 1966; Lucas, 1988; Mankiw, 1992; Barro, 2001)。可以推论,人力资本的区域差距及其动态变化必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因此,研究我国区域之间人力资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以及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是对当前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距进行解释和寻找相应对策的关键切入点。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解释的文献,主要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及其经济发展“收敛”(convergence)分析为基础。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落后经济体的增长率将超过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Solow, 1956)。然而,这种“绝对收敛”趋势并非发生在所有经济体之间,而是出现在满足特定结构特征如偏好、技术、人口增长率等的部分经济体之间。也就是说,向发达经济体“收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所谓的“条件收敛”(Barro & Sala-i-Martin, 1991; Barro, 1997)。从“收敛”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虽有众多统筹区域发展政策,但已有的实证研究没有支持绝对收敛,而揭示了以“人力资本”等因素为重要条件的收敛趋势(林毅夫等,1998;蔡昉、都阳,2000)。对于影响我国区域差距的因素,以往文献较为一致地认为,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因素之一(沈坤荣、马俊,2002;Fleisher et al.,2010)。
然而,目前关于我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及其结构变动的文献相对较少。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一般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无法提供分教育层级的人力资本构成变动信息,从而也难以从解释不同层级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作用(岳书敬,2008;李海峥等,2013;黄维海、袁连生,2014)。另外,在过去三十年中,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动,例如基础教育阶段2000年左右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经近十年的快速扩招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重要的是,由于教育发展的区域间不平衡,这些结构性变动在不同区域展开的节奏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从更加细分教育层级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之间人力资本差距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本文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概念和分析框架,使用1982年至2010年的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三十年来分教育层级的人力资本地区分布变化及其“收敛”特征,并且通过与区域经济收敛过程进行比较,探究不同层级人力资本变化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效应,为进一步制定人力资本投资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二、人力资本的度量与研究设计
(一) 如何度量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健康投入等方面。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不能进行市场交易的内在特征,因而难以对人力资本进行货币化。找到一个理想的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存量并不容易。
有人主张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相对指标。但Barro and Lee(1993)认为应充分考虑教育质量的差异,而非仅仅用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本存量。有人主张从就业人口的口径角度计算受教育人口比例来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然而,劳动力市场的波动会导致就业人口规模的频繁变动。使用总人口数作为分母较为稳妥。在构建一个加总的人力资本指标时,有人建议对各级教育赋予不同的权重,然而权重如何分配却是一个难题。Barro and Lee(1993)主张用各级教育的平均市场收益率作为权重。但是,不同层级教育中受教育者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收益率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这种做法没有考虑人力资本所产生的社会收益。
本文按照劳动经济学文献的做法,选择“具有某一级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来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由于人口普查数据中没有按照不同年龄段分别统计各地区受教育人口数,这里统一使用6岁及6岁以上人口作为分母。具体而言,这些指标包括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这种做法既考虑了不同教育层次人力资本的质量差异,也避免了以上几种衡量方法所存在的其他问题。
(二) 数据来源与处理
接受各级教育的人口数、6岁及6岁以上人口数都来源于1982、1990、2000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使用人口普查数据而非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关于文化程度人口的统计口径存在一些差异。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对各省人力资本的相对水平也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缺乏完全可比性。为此,将各省人力资本指标除以全国均值,得到各省相对于均值的偏离程度,以此来衡量各省人力资本存量的相对水平。调整后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具有可比性。为了叙述方便,将调整后的指标称为“人力资本相对指数”(relative indices)。
1988年,海南省从广东省划出。1997年,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为了保持省域空间尺度的前后一致性,将海南省与广东省的数据合并,将重庆市与四川省的数据合并。考虑到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人力资本聚集能力较强,因此将这三个直辖市也纳入分析之中。
(三) 人力资本增长b收敛的计量方法
按照Barro, Mankiw and Sala-i-Martin(1995),生产函数中包含人力资本,并且满足“柯布-道格拉斯”(C-D)形式:
(1)
其中,α、η分别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g是劳动力L的增长率。K、H、L三个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之和等于1,也即α+η<1,以满足要素规模报酬不变的基本假设。在开放经济中,如果国际利息率保持不变,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
其中,y为人均产出,B为常数项,是一系列外生变量的函数,h为人均人力资本,0<η/(1-α)<α+η<1,人均人力资本(h)的边际收益递减。由于人均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人均产出与人力资本都将出现收敛趋势。人力资本与人均经济产出具有相同的动态演化路径,两者的收敛速度应该相等(Barro, Mankiw and Sala-i-Martin,1995)。按照Barro et al.(1991)对经济增长收敛的理论分析思路,将第t期的人均产出(yt)看成是期初人均产出(y0)与稳态人均产出(y*)的加权平均,即:
(3)
将式(2)代入式(3),可以得到人均人力资本的动态演化路径:
(4)
在式(3)中,h0是期初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h*是稳态(steady-state)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b是人均人力资本增长收敛的年均速度。
为了尽可能地对四次人口普查的信息都进行分析,将1982-2010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82-1990、1990-2000、2000-2010。然后将三个时期的样本混合在一起进行OLS回归,共有87个观测值。令
为第t年i省人均人力资本相对于均值的偏离程度,即人力资本相对指数。根据式(1),人力资本绝对收敛的实证分析模型可表述为:
(5)
由于式(5)中的变量都是相对于均值的调整指标,因此估计模型中没有常数项。 t分别为1982、1990和2000年,T代表一段时期的间隔年数,对于1982-1990,T为8年,对于1990-2000、2000-2010两段时期,T为10年。g是衡量绝对收敛系数,g如果为负,将表示人力资本增长存在绝对收敛趋势。M是三段时期的平均间隔年数,这里约等于9年。b是年均收敛速度。g和b是本文关注的两个重要参数。
三、 省际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
(一)人力资本的变化趋势与地区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82-2010,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本总量在不断提高,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68.2%提高到2010年的95%。1982-2000,人力资本水平以总量提升为主要特征,各级教育的人口比例都在上升。1993年,国家提出到2000年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政策对人力资本总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受教育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79.4%上升到2000年的90.5%。2000-2010年,全国范围的人力资本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人口显著增加。大专及以上、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比例显著提高。
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力资本存在差异。从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总体受教育人口比例来看,东、中、西呈依次递减的发展态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三大区域的倍率为1.26:1.10:1,在随后的30年间区域间差异逐步缩小,到2010年,三大区域的比例为1.03:1.02:1,保持基本平衡。虽然在总量上,三大区域的差距不是特别悬殊,并且逐步趋于平衡,但是结构性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三大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大专及以上的区域差异最大,1982年三大区域之比为2:1.2:1,2010年为1.43:1.08:1;其次是高中阶段,1982年三大区域之比为1.78:1.43:1,2010年为1.36:1.27:1。
表1 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受教育人口比例 (%)
|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阶段 |
义务教育 |
总计 |
全 国 |
1982 |
0.7 |
7.5 |
60.0 |
68.2 |
1990 |
1.6 |
9.0 |
68.8 |
79.4 |
2000 |
3.8 |
12.0 |
74.7 |
90.5 |
2010 |
9.5 |
15.0 |
70.5 |
95.0 |
东 部 |
1982 |
1.0 |
9.6 |
68.2 |
78.8 |
1990 |
2.0 |
10.1 |
69.7 |
81.8 |
2000 |
4.6 |
13.6 |
73.4 |
91.6 |
2010 |
11.3 |
16.5 |
68.1 |
96.0 |
中 部 |
1982 |
0.6 |
7.7 |
60.7 |
69.0 |
1990 |
1.5 |
9.4 |
69.3 |
80.2 |
2000 |
3.5 |
12.0 |
76.1 |
91.6 |
2010 |
8.5 |
15.4 |
71.3 |
95.2 |
西 部 |
1982 |
0.5 |
5.4 |
56.6 |
62.6 |
1990 |
1.2 |
7.1 |
66.6 |
74.9 |
2000 |
3.0 |
9.4 |
74.7 |
87.1 |
2010 |
7.9 |
12.1 |
73.2 |
93.1 |
图1显示了各教育层次上省际人力资本(6岁及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比例)的变异系数的演变趋势。从变异系数的绝对水平来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的省际差异最大,其次是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三个教育层次上人力资本的省际差异都在下降,其中大专及以上程度、高中阶段上的省际差异大幅缩小。
|
图1 受教育人口比例的变异系数 |
图2至4显示了29个省(直辖市)人力资本相对指数的变动趋势。从直观上来看,三个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相对指数都呈现出明显的收敛特征。高于平均值的省份逐步降至均值线(1.0)附近,而低于平均值的省份逐步向均值线靠拢。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在大专及以上、高中阶段的人力资本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又逐步降至均值线以下,显示出这三个直辖市的人力资本结构特征。
|
|
图2 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相对指数变动趋势 |
图3 高中阶段人力资本相对指数变动趋势 |
|
图4 义务教育人力资本相对指数变动趋势 |
(二)省际人力资本的收敛性
以上从直观的图形和省际差异上描述了省际人力资本的变动趋势。下面将运用计量模型(公式(5))检验收敛性(见表2)。从全国范围来看,三个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手收敛系数g都显著为负,说明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都存在收敛性。收敛系数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依次降低,这符合教育发展从低往高依次扩展的基本规律。所有层次的人力资本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基本上都存在收敛性,除了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在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
人力资本的收敛速度存在层次性和地区性差异(表2)。在Barro, Mankiw and Sala-i-Martin (1995)的开放经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当人力资本存在信贷约束时,人均经济产出和人力资本的收敛速度通常位于1.4%至3.5%之间。从全国来看,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收敛速度均位于这个区间内,大专及以上、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年均收敛速度分别为2.04%、2.38%和2.87%。教育层次越高,收敛速度越慢。
从地区性差异来看,在所有三个教育层次上,东中西收敛速度依次递减,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在东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年均收敛2.54%,而在西部地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高中阶段人力资本的收敛速度东部为2.98%,中部为2.46%,西部为2.06%。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在中部地区出现快速收敛,收敛速度为9.14%,远快于西部地区的2.68%。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在东部不存在收敛性,这是因为义务教育在东部地区较早得到普及,人力资本的差异与动态变化主要反映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表2 人力资本绝对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的参数估计
|
估计参数 |
全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大 专 及以上 |
收敛系数 |
-0.0186*** (0.0027) |
-0.0227*** (0.0027) |
-0.0181** (0.0072) |
-0.0147 (0.0098) |
收敛速度 |
2.04% |
2.54% |
1.98% |
- |
R2 |
0.38 |
0.75 |
0.18 |
0.09 |
高 中 阶 段 |
收敛系数 |
-0.0214*** (0.0022) |
-0.0261*** (0.0028) |
-0.0221*** (0.0044) |
-0.0188*** (0.0035) |
收敛速度 |
2.38% |
2.98% |
2.46% |
2.06% |
R2 |
0.50 |
0.65 |
0.43 |
0.37 |
义 务 教 育 |
收敛系数 |
-0.0253*** (0.0097) |
0.0191 (0.0143) |
-0.0623*** (0.0076) |
-0.0238** (0.0114) |
收敛速度 |
2.87% |
- |
9.14% |
2.68% |
R2 |
0.27 |
0.06 |
0.65 |
0.41 |
注:括号内是稳健标准差。*** 表示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年均收敛速度b=-(1/T)ln(1+Tg)。
(三)各层次人力资本与人均GDP收敛速度的比较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人力资本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应该相等。更准确地说,两者在统计上应该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正如本文前面指出的,不同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存在质量上的差异,加总指标存在缺陷。那么,究竟选择哪一个教育层次来度量人力资本较为合适?按照Barro, Mankiw and Sala-i-Martin (1995)的理论框架,如果某教育层次人力资本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不存在显著差异,那么这个教育层次将是度量人力资本的适切性指标。
按照与式(5)相同的方法,首先估计省际人均GDP的收敛系数和收敛速度,并且对人力资本和人均GDP的收敛系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省级人均GDP在全国范围存在绝对收敛,在东部、中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但在西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从收敛速度上来看,全国的收敛速度为1.23%,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R2只有0.09。东部收敛速度为4.67%,远快于中部的2.35%,而且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均GDP解释了近30年间经济增长率差异的78%。如果以5%作为统计显著水平,那么中部的收敛性将是不显著的。可以说,只有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内部差距在逐步缩小。
表3 人均GDP地区收敛系数和收敛速度
|
全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收敛系数 |
-0.0116*** (0.004) |
-0.0381*** (0.003) |
-0.0212* (0.012) |
-0.0168 (0.013) |
收敛速度 |
1.23% |
4.67% |
2.35% |
- |
R2 |
0.09 |
0.78 |
0.08 |
0.06 |
注:括号内是稳健标准差。***、** 表示分别在1%、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西部的收敛系数不显著,因此没有计算其收敛速度。
运用Wald统计量来检验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和人均GDP收敛系数的差异性。Wald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1、V2分别是两个指标收敛系数的方差。Wald统计量服从一个自由度的卡方分布,在95%置信区间内的临界值为3.84。当W大于3.84时则拒绝了原假设,这意味着两个指标的收敛系数存在显著差异。
正如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Barro(1997)的跨国研究所揭示的,高等教育是促进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收敛系数在全国、中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东部则存在显著差异。高中阶段人力资本收敛系数与人均GDP的收敛系数在全国范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部不存在显著差异。 义务教育人力资本与人均GDP的收敛系数在全国范围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部存在显著差异。
从全国来看,义务教育、大专及以上两个教育层次人力资本是较好的指标,但如果分区域来看,义务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缺陷,而在东部,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收敛速度与人均GDP收敛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表4的统计结果还不能提供一个较清晰的判断依据。
表4 人力资本与人均GDP收敛系数的Wald统计
|
全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大专及以上 |
W=2.10 |
W=13.05 |
W=0.05 |
- |
高中阶段 |
W=4.61 |
W=8.55 |
W=0.01 |
- |
义务教育 |
W=1.70 |
- |
W=8.37 |
- |
注: 在95%的置信区间内W的临界值为3.84。表中只计算了当人力资本与人均GDP的收敛系数都显著时的Wald统计量。
四、各层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一部分,将进一步对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进行计量分析。为了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公式(2)进行形式变换,得到公式(6),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6)
其中,
、
是相对于均值的调整指标,α为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η是待估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α的取值在各国存在差异。在加拿大,α值通常为0.25至0.33之间(Coulombe et al. 1998)。根据赵志耘等人(2006)的估算,1978-2004中国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在0.5至0.6之间。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在东、中、西地区存在差异,依次为0.76、0.67、0.47。本文将全国及东中西的α分别设定为0.55和0.7、0.6、0.4,然后根据式(6)运用混合OLS对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η)进行测度。
表5 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弹性
|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阶段 |
义务教育 |
全国 (α=0.55) |
η |
0.32*** (0.02) |
0.37*** (0.061) |
-0.03 (0.117) |
R2 |
0.67 |
0.52 |
0.00 |
东部 (α=0.7) |
η |
0.15*** (0.012) |
0.33*** (0.024) |
-0.47*** (0.144) |
R2 |
0.81 |
0.86 |
0.19 |
中部 (α=0.6) |
η |
0.25*** (0.033) |
0.25*** (0.041) |
0.15 (0.228) |
R2 |
0.56 |
0.43 |
0.01 |
西部 (α=0.4) |
η |
0.25*** (0.054) |
0.10 (0.066) |
-0.08 (0.065) |
R2 |
0.44 |
0.12 |
0.02 |
注:括号内是稳健标准差。***、** 表示分别在1%、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由于人均GDP的绝对收敛是存在的(见表3),那么α与η之和小于1的假设条件应该得到满足。例如,当把α设定为0.55时,η的临界值就是0.45。从全国来看,大专及以上、高中阶段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符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的假设条件。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的弹性为0.32,高中阶段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37,而义务教育人力资本的弹性为负数,与理论预期不符。当以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作为解释变量时,回归模型的R2为0.67,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解释了经济增长差异的67%,高于以高中阶段人力资本为解释变量时的52%。
从东中西三个地区来看,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依次增大,R2依次降低。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解释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81%,中部地区的56%,西部地区的44%。高中阶段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在三个地区依次递减,解释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86%,但只解释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12%。正如表3所揭示的,东部地区人均GDP存在很强的收敛趋势,α+η<1的假设条件因而不能被拒绝,东部地区的η超出了临界值,因此高中阶段人力资本对东部而言不是一个合适的指标。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为负,与理论预期不符,对中部地区的贡献为正,但并不显著。因此,义务教育人力资本是一个较差的指标。
概言之,大专及以上人力资本是最好的指标,它解释了全国各省份经济增长差异的67%,解释了东部地区的81%以及中西部的50%左右;高中阶段人力资本解释了全国经济增长差异的52%;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及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缺乏解释力。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及其收敛趋势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1982-2010年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对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及其经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1982-2000年间,中国人力资本总量积累速度很高,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受教育人口比例由68%大幅提高到90.5%,这与义务教育在东、中、西三类区域的依序普及密不可分。2000年后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高中阶段人口波峰到来,教育结构及时转型升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高中阶段、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实现较快增长。
第二,近三十年来区域间人力资本存量呈现明显的梯度落差和结构性调整。省际各层次人力资本都表现出收敛特征,但收敛速度依教育层次提高而呈现出递减趋势;其中,义务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收敛速度最快,高中层次的人力资本收敛速度次之,高等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收敛速度最慢。而且,人力资本的收敛速度还存在区域性梯度落差,东部省份之间的人力资本收敛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从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差距来看,高等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省际差距最大,其次为高中层次,义务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区域差距基本消失。
第三,作为区域经济收敛的重要条件之一,人力资本收敛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然而,目前高等教育和高中层次的人力资本区域差距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解释因素。根据本文的计量分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解释了全国经济增长差异近70%,高中阶段人力资本解释了全国经济增长差异的52%,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差异缺乏解释力。也就是说,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更多地由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所解释。
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来看,未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必须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高中、高等教育的参与率及发展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央政府已经通过免学费和奖助学金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于中西部地区,这对于缩小高中层次的人力资本区域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中西部分布相对较少,中央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投资相对较少。未来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高校的投入。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高校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均衡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于高层次人才“孔雀东南飞”所造成的人力资本投资区域间外溢,提高人力资本整体投资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Lucas R. E., On the Mechanis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3-42.
Mankiw N. G., Romer D and Weil D. N.,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2): 407-437.
Barro R., 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2): 12-17.
Barro R., G. Mankiw and Sala-I-Martin X, Capital Mobility in Neoclassical Models of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85,1: 103-115.
Nelson R. R., Phelps E. S., Investment in Humans,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 56(1/2): 69-75.
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70(1): 65-94.
Barro R., Sala-I-Martin X., Jean O., 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1, 1991(1): 107-182.
Barro R.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Henderson D. J., Russell R. R., Human Capital and Convergence: A Production-frontier Approac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5, 46(4): 1167-1205.
Castello A., Domenech R., Human Capital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New Evidence,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2, 112: 187-200.
Coulombe S., Tremblay J. F., Human Capital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Canada,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2001, 28(3): 154-180.
Fleisher B., Li H. and Zhao M. Q., Human Capit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0, 92(2): 215-231.
Fleisher B. M., Hu Y., Li H., Economic Transi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Worker Productivity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1, 94(1): 86-94.
Galor O., Moav O., 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4, 71: 1001-1026.
Wang, Y., Yao Y.,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14(1): 32-52.
Chi W.,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and New Evidence,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8, 19(3): 421-436.
Galor O., Convergence? Inferences from Theoretical Models,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6, 106(437): 1056-1069.
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 2000(10): 30-37.
岳书敬. 中国省级区域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6): 166-168.
陈钊,陆铭,金煜. 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 世界经济. 2004(12): 25-31.
李海峥,贾娜,张晓蓓. 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及发展动态[J]. 经济研究. 2013(07): 49-62.
黄维海,袁连生. 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俱乐部”收敛了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7): 123-132.
乔观民,丁金宏,刘振宇. 1982-2000年中国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空间变化研究[J]. 人文地理. 2005(02): 105-109.
李海峥,李波,裘越芳,等. 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结果及应用[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5): 69-78.
姚先国,张海峰. 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 经济研究. 2008(05): 47-57.
沈坤荣,马俊.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 2002(01): 33-39.
Regional Conv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across Provinces in China, 1982-2010: Evidence from Census Data
DING Jianfu, ZONG Xiaohua
Abstract: Using four waves of national census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gional ine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stock and convergence across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1982-2010. During the nearly 30 years,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are observed. Since 2000, the population share of receiving at least upper-secondary and tertiary educatio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Convergence is evident for the three educational level human capital indices. The convergence speed differs across regions and levels. The speed is faster in east an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al index. Human capital indices measured by upper-secondary and tertiary education are better fitted into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which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variance of provincial growth. The participation rates in upper-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increase in the poorer regions in order to narrow the regional gap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 Human Capital, Regional Convergence, Upper-secondary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浙江财经大学1号楼416室
网址:ciclf.zufe.edu.cn 邮箱地址:ciclf@zufe.edu.cn
电话:86-571-86735806 联系人:朱丹
传真:86-571-86735806